勤奋的事例?刻苦钻研的故事

大家好,关于勤奋的事例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,不过没关系,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有哪些描写名人励志勤奋学习,刻苦钻研的故事的知识点,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,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,还望关注下本站哦,希望对各

大家好,关于勤奋的事例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,不过没关系,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有哪些描写名人励志勤奋学习,刻苦钻研的故事的知识点,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,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,还望关注下本站哦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!

本文目录

  1. 请问我国古代有哪些平民成才的励志故事
  2. 在农村里,你见过勤劳的人有多勤劳
  3. 有哪些描写名人励志勤奋学习,刻苦钻研的故事
  4. 能分享一个知恩图报、懂得感恩的故事吗
  5. 历史上有哪些真实的祸从口出的事件

请问我国古代有哪些平民成才的励志故事

《陈平忍辱苦读书

陈平西汉名相,少时家贫,与哥哥相依为命,为了秉承父命,光耀门庭,不事生产,闭门读书,却为大嫂所不容,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,面对一再羞辱,隐忍不发,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,终于忍无可忍,出走离家,欲浪迹天涯,被哥哥追回后,又不计前嫌,阻兄休嫂,在当地传为美谈。终有一老着,慕名前来,免费收徒授课,学成后,辅佐刘邦,成就了一番霸业。

《陆羽弃佛从文》

唐朝著名学者陆羽,从小是个孤儿,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。陆羽虽身在庙中,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,而是喜欢吟读诗书。陆羽执意下山求学,遭到了禅师的反对。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,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,便叫他学习冲茶。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,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,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,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。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,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。后来,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《茶经》,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!

《文天祥少年正气》

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,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。一次,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,他据理力争,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,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,而且通过这件事,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。

《朱元璋放牛读书》

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,从小连私塾都没有念过,但是他聪颖过人,勤学好问,终于成为建立明朝的开国皇帝。

《匡衡凿壁偷光》

西汉时期,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,叫匡衡,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,为了读书,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,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,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,在大家的帮助下,小匡衡学有所成。在汉元帝的时候,由大司马、车骑将军史高推荐,匡衡被封郎中,迁博士。

《范仲淹断齑划粥》

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,为了读书,他省吃俭用。终于,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,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。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,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,以磨砺自己的意志。经过刻苦攻读,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。

《岳飞学艺》

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,自幼家贫,在乡邻的资助下,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,期间,目睹山河破碎,百姓流离失所,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,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。寒暑冬夏,苦练不缀,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,终于练成了岳家抢,并率领王贵,汤显等伙伴,加入到了抗金救国的爱国洪流中。

在农村里,你见过勤劳的人有多勤劳

现在一说到农村农民,都认为都外出打工去了,地里没有人了,更没有人去种菜种粮食了,其实不然,我看也不能说不是,也不是全是,农民也都是根据自己家庭状况来定的。

我地有些农民既不算年青,也不算好老,他们并不想外出离家奔波,对发财没有多大奢望。因自家有一亩三分地,只要勤耙苦做,地里经营好了,再加上搞些副业,有粮有菜有肉吃,有零花钱,就够意思了。事实证明,他们的生活并不比有些外出打工者差。我们注意观察,你会发觉他们的生活充满乐趣,充满诗意。之所以他们能如此逍遥,不是因为他们是在贪图轻闲好逸恶劳,或者在等待政府扶贫救助,而他们也有个信念,只要自己放勤快点,平时多动动脑筋想想办法,通过自己的辛勤耕耘,日子总会越过越好。

农忙时,赶季节起早睡晚,栽插、锄草施肥打药等作物管理一丝不苟,顶烈日冒风雨亳无怨气。

在田边地角种植一些有经济价值的花木及瓜果蔬菜,在家庭中也养着猪与鸡鸭鹅兔,在水源充足的地方造一个水池养几十尾鱼。

在农闲及逢场天,桃着一些农副产品上街叫卖换些钱来平时家庭开支。平时在外,他们虽然穿着不是太好,而且脸与手脚又显得黒黑的像涂了一层油,但他们总充满自信与欢乐,包里钱也是鼓鼓的行走在回家的路上。

对于这些农民而言,勤劳是他们的本份,在舞场,在茶楼,在麻将桌上始终见不到他们的身影,除了劳动还是劳动,像机器一样不停地运作。

我非常赞赏我地这样的农民,纯朴憨厚勤劳。他们用勤的双手,坚强的意志,不怕吃苦的精神,不等不靠在艰辛地改变着自己的命运,我料定,他们的日子将越过越好。

有哪些描写名人励志勤奋学习,刻苦钻研的故事

悬梁刺股东汉时候,有个人名叫孙敬,是著名的政治家。他年轻时勤奋好学,经常关起门,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。每天从早到晚读书,常常是废寝忘食。读书时间长,劳累了,还不休息。时间久了,疲倦得直打瞌睡。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,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。古时候,男子的头发很长。他就找一根绳子,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。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,头一低,绳子就会牵住头发,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,马上就清醒了,再继续读书学习。

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。战国时期,有一个人名叫苏秦,也是出名的政治家。在年轻时,由于学问不多不深,曾到好多地方做事,都不受重视。回家后,家人对他也很冷淡,瞧不起他。这对他的刺激很大。所以,他下定决心,发奋读书。他常常读书到深夜,很疲倦,常打盹,直想睡觉。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,准备一把锥子,一打瞌睡,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。这样,猛然间感到疼痛,使自己清醒起来,再坚持读书。这就使苏秦”刺股”的故事。

〔注〕: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”悬梁刺股”这句成语,用来比喻发奋读书,刻苦学习的精神。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,但是他们这种发奋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。

凿壁偷光

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。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,可是家里很穷,买不起蜡烛,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,他常为此事发愁。这天晚上,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,他起床一看,原来是墙壁裂了缝,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。匡衡看后,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。他找来一把凿子,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。立刻,一道烛光射了过来,匡衡就着这道烛光,认真地看起书来。以后的每天晚上,匡衡都要靠着墙壁,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。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,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。

囊萤映雪“囊萤映雪”这则成语的囊萤是晋代车胤家贫,没钱买灯油,而又想晚上读书,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;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。后用“囊萤映雪”比喻家境贫苦,刻苦读书。“这个成语来源于《晋书.车胤(yin)传》,胤……家贫不常得油,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。孙康家贫,常映雪读书。“晋代时,车胤从小好学不倦,但因家境贫困,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。为了维持温饱,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。为此,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。“夏天的一个晚上,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,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。一闪一闪的光点,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。他想,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,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:于是,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,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,再扎住袋口,把它吊起来。虽然不怎么明亮,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。从此,只要有萤火虫,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。由于他勤学苦练,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。“同朝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。由于没钱买灯油,晚上不能看书,只能早早睡觉。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,非常可惜。“一天半夜,他从睡梦中醒来,把头侧向窗户时,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。原来,那是大雪映出来的,可以利用它来看书。于是他倦意顿失,立即穿好衣服,取出书籍,来到屋外。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,比屋里要亮多了。孙康不顾寒冷,立即看起书来,手脚冻僵了,就起身跑一跑,同时搓搓手指。此后,每逢有雪的晚上,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,孜孜不倦地读书。这种苦学的精神,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,成为饱学之士。后来,他也当了高官。

刘绮燃荻读书。梁代时彭城人刘绮,“早孤家贫,灯烛难办,常买荻折之,燃荻为灯”,发奋读书。

苏廷吹火读书。“少不得父意,常与仆夫杂处,而好学不倦。每欲读书,总无灯烛,尝于马厩中,借火照书诵焉,其苦如此。”

常林带经耕锄。汉末常林,“性好学,带经耕锄。其妻常自馈饷之,林虽在田野,其相敬如宾。”

李密牛角挂书。隋朝李密,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。他生性灵活,在值班的时候,左顾右盼,被隋炀帝发现了,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,就免了他的差使。李密并不懊丧,回家以后,发愤读书,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。有一回,李密骑了一条牛,出门看朋友。在路上,他把《汉书》挂在牛角上,抓紧时间读书。此事被传为佳话。

董仲舒三年不窥园。董仲舒专心攻读,孜孜不倦。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,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,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,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,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。

管宁割席分坐。汉时,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。有一天,两人同席读书,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,管宁不受干扰,读书如故,而华歆却出门观看,羡慕不已。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,便割席分坐。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!

匡衡凿壁偷光。西汉时期,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,叫匡衡,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,为了读书,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,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,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,在大家的帮助下,小匡衡学有所成。在汉元帝的时候,由大司马、车骑将军史高推荐,匡衡被封郎中,

能分享一个知恩图报、懂得感恩的故事吗

领导校友聚会,领导十分不愿意去。

也能理解,毕竟领导身居高位,这些年几乎独来独往,没见他和哪个同学主动联系过。

听说,这次是他们大学校友30周年聚会。

而且,我领导被任命这次校友会的名誉召集人,其实就是不用操心具体的事务,主要负责聚会上的校友代表发言。毕竟,领导在那帮同学中,混得算是最好的。

领导按照约定的时间,到达指定地点。

哈尔滨嵩山路上的一所大学。

校友见我领导都是很热情,校领导见我领导也是很热情。相反,我领导到谁,都感到很平静。

不冷不热,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,几十年同学不见,那种亢奋。

也许是,领导的这种场合见多了,或许这几天领导累了。

总之,领导平时就是深不可测,有什么掏心窝子的话,喜欢埋在肚子里。

所有的同学那天都喝得很兴奋,很澎湃。各种寒暄,客套。各种拍照,总之折腾了一整天。

我领导也上台,代表校友讲了话。然后,晚上各自作鸟兽散。

大家都散了,领导把我拽住了,说要领着我,在校园里转一转。

校友们一走,学校顿时安静了许多,再加上正好赶上暑假,校园里几乎没什么人。

领导在前面走,我在后面跟着。

我俩溜达到校园宿舍外的一张椅子旁。领导弯下腰,摸了摸椅子:还是这把椅子。

然后就坐了下来,也让我坐。

领导,今天怎么一天不开心,有什么愁事!可不可以和我说说。

领导笑了笑,捂着嘴:也没说什么,就是有点难过。

同学聚会,不是好事么!

实话实说,我对同学之间没什么感情!

领导的话,让我很震惊。

领导虽然是个冷漠的人,平时在单位也算是个热心肠,为什么对四年同窗没感情?

尤其领导说,对室友更没什么感情!

领导掏出一盒烟,颤颤巍巍的手指夹着一颗烟,点着,大口吸食,和我掏起了心窝子。

原来,上大学第一天,是领导的高中老师送他来的。

领导从小没了妈妈,那时候,领导的父亲下矿井被砸伤了。

他的高中班主任送他来的。

领导边抽烟边和我讲道:

我高中班主任叫王富贵,此人很是邋遢,不注意仪表,走在大街上,和农民几乎没什么区别。

那天送我来时,王富贵背着一个尼龙丝袋子,卷着裤管,农胶鞋上还沾着泥巴。

刚进宿舍,就被室友们嫌弃。

王富贵送我坐火车来时,只买到了一张坐票,他自己站了一宿。

中午,我和室友去打饭的时候,他就倒在我床上呼呼地睡着了。

室友一进屋,就被王富贵的臭脚丫子,熏得捏鼻子。

晚上,我说,咱俩挤在一张床上睡吧。

王富贵说:不了,我还是出去找一个招待所,然后,明天给你办理所手续,我就回去,家里还有农活呢!

熬不过他,吃完饭碗,我就要陪他出去一起找旅馆。

他说不用我陪,太晚了,不安全,再说,万一学校有啥安排,别耽误了!我也不是小孩子,

再大的城市,我毕竟是老师,什么不懂啊!

第二天,一大早,我起床就去找老师。

没想到,刚出宿舍大门,就看到老师站在宿舍门口抽烟。头发炸炸着,一脸疲惫。

我说,老师你昨天住哪了,睡得好吗?

好,我还洗了热水澡。

老师给我办完手续,下午就坐火车回去了。

假期我在学校打工,慢慢和学校门卫混熟了。门卫大爷问我哪里人,我说是密山人。虎林那边的。

密山?那个叫什么富贵的老师,你认识吗!

我造一愣:你说的是王富贵吗!你怎么认识他?

大爷:就是开学那天,他晚上在宿舍楼下那张长椅上睡觉,我巡逻,告诉他,外人不能在校园留宿,再说秋天了,在外面睡觉容易感冒。

他说,他人生地不熟,来送孩子上学的,希望能网开一面,出去还得花不少的钱。

于是,我就把他领到门卫睡了一宿。

那天晚上,我俩唠了半宿。

他说他孩子聪明,他说,他的孩子是他们那小地方,唯一出息的大学生。

临走,他还给我留了电话号码,还要了我的地址,说要给我邮寄一点木耳,说密山产木耳。

这家伙,真有意思!

领导的烟蒂烫手了,眼睛发红:当年上高中,王富贵是我最恨的一个老师!

那时候,我爸爸被砸伤了,几乎恢复的可能性不大,我想下来挣钱,给我爸爸治病。

王富贵和我急眼了:麻辣隔壁的!你爸供你十几年,你就这么报答他!你没文化出去打工,自己都吃不饱!

你要往前看,眼前的困难是暂时的!

你考上

大学,可以挣到更多的钱,这样,你爸才有站起来的希望!别让我看不起你!你要是担心,你家里的农活交给我!

高考头一年,我家的农活几乎都是王富贵给干的。

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儿。

有一天下晚自习,我实在憋不住了:老师,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,我现在……

别说了,孩子,我这辈子没孩子,要不,认你作干儿子咋样!这样你就不会内疚了!

那天晚自习,我趴在王富贵的怀里嗷嗷大哭。

整个教学楼的人都走空了。我放声大哭,整个教学楼都撕心裂肺。

哭吧,憋心里头你难受,哭出来好受些,明天好好复习,我答应你,你要是考上大学,我照顾你爸爸,你要是考上大学,我去送你。

领导眼泪噼里啪啦的:你知道吗?我老师在送我上学半年后,就心脏猝死。

我不知道,家里人都瞒着我。

后来放假回家我才知道,王富贵不让家里人告诉我。

我特么就是个狼心狗肺!我就是个废物!领导疯狂地捶着自己的脑袋。

他对我这样,我居然连他去世都不知道!

我上大学一封信也没给他写过。

我师娘还说,那时候你老师,天天到学校收发室,盼着你的来信!

你老师说,你答应过他,会每学期向他汇报念书的情况。

领导突然开始大声抽泣:我最受不了的就是,那天开学,送我上大学,我睡在干干净净,暖暖和和的寝室里,我老师睡在离我百米的寝室楼下,这张长椅上,我居然不知道!

麻辣隔壁的!我还是个人吗!

啊……啊……你说我还有良心吗!

啊……领导突然趴在我肩膀上,嚎啕大哭道:

啊……我想我老师了!我想我老师了!

一个人晚上睡椅子上,他怎么不告诉我啊!为了剩下几十块钱的住宿钱,给我零花。

啊……你让我这辈子怎么受得了啊!他临死,我都没去看他一眼啊!

你说,让我这辈子怎么良心上过得去啊!

历史上有哪些真实的祸从口出的事件

这事儿必须得有写《陋室铭》的刘禹锡一席之地,这位仁兄把祸从口出这个成语演成一出连续剧,在历史上也算旷古烁今的。

刘禹锡出生在唐代,出生地是中山,故此这哥们和三国时期那个大耳朵共同声称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。出身这玩意大抵他怎么说别人就怎么信,可恨的是现代一些吃饱撑坏的考据党,他们论证出“刘郎”可能有匈奴血统,这就比较卡脸了。

至于吐槽机叫他“刘郎”的原因,这就得从第一个故事说起了。

FirstBlood

刘禹锡这哥们当然很有才华,不然写不出那些千古名篇,更气人的是他刚出道时候官运就非常好。一路从太子校书直升监察御史,在大靠山支持下开始搞改革。封建时代的改革大家都知道的,无论成败,主持的人基本没啥好下场。

很快刘禹锡就被人秋后算账,赶出了京城,好在他还算人缘不错,没过10年就又被召了回去,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继续官运亨通。然而这位仁兄玩儿了一手神操作,丫跑去玄都观写了一首千古名诗:

紫陌红尘拂面来,无人不道看花回。玄都观里桃千树,尽是刘郎去后栽。

这首诗啥意思呢?基本上就是群嘲这10年来的后进新贵们。爷走了10年,你们嘚瑟坏了吧?如今爷又回来了,可以继续看那群孙子作妖啦。嗯,基本上没人觉得舒服,宰相武元衡是个干脆人,一脚又把新晋“刘郎”给踢了出去。

DoubleKill

说来也巧,这次刘郎被踢出去的时间还是十年,老皇帝也驾崩了,新皇帝唐文宗觉得老刘应该还可以再榨取一些剩余价值,就又把他召回京师,给了个主客郎当。这是个礼部官职,说来也不算大。

你们猜得没错,回到长安的刘禹锡没能控制来自心灵深处的召唤,他又一次跑去玄都观,理所当然的又写了一首千古名诗:

百亩庭中半是苔,桃花净尽菜花开。种桃道士归何处,前度刘郎今又来。

你们这帮孙子走马灯一样的换,最后也没个毛用,偏偏大爷我今天又回来啦!够嘚瑟了吧?这还没算完,关键刘郎先生还给诗写了个序言。序言的最后一句是“以俟后游”,大概意思就是爷先把诗写好,等以后被贬直接就能拿出来用。

那么结局已经很明显了,朝里那帮官员这辈子都没听过这种要求,齐心合力的把刘禹锡再次踢出京师,到苏州当刺史去了。

没有TripleKill了,刘郎再没回过长安,当他变成刘老汉的时候去了洛阳,在那里结束了自己狂躁的一生。吐槽机觉得虽然刘郎这半辈子被人安排的明明白白,但他依然是条汉子,扯淡完毕。

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inmz.com/723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