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儿园数学教育(幼儿园数学思维怎么上)

大家好,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一些知识点,和幼儿园数学思维怎么上的问题解析,大家要是都明白,那么可以忽略,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,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,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!本文

大家好,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一些知识点,和幼儿园数学思维怎么上的问题解析,大家要是都明白,那么可以忽略,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,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,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!

本文目录

  1. 幼儿园孩子要不要学数学
  2. 幼儿园数学学习顺序
  3. 幼儿园和小学数学的区别
  4. 幼儿园数学思维怎么上
  5.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内容

幼儿园孩子要不要学数学

肯定是要学的,不容置疑。

先不说什么大道理,单说一下生活中无处不在存在着数学知识,孩子要认识这个世界,不学就不可能。比如吃了一碗又一碗蕴含着数数的知识;玩的各种积木蕴含形状知识;和妈妈在帐篷里躲迷藏,一会藏在帐篷里,一会躲在帐篷外,这里蕴含着空间方面的知识;还要玩20分钟蕴含着时间方面的知识…….数学是孩子认识世界,表达自己对世界认知的一种方式。

从幼儿园教育来说,数学也是孩子们的学习内容之一(见下图)

从孩子长远的发展来看,数学是以后必学课程之一,幼儿园阶段的经验积累,为孩子以后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。比如有些学生对立体几何的学习感到很困难,这个与孩子在幼儿园年龄阶段玩的拼搭游戏有关,如果玩的拼搭游戏越丰富、越深入、使用的拼搭材料多样化,孩子在拼搭积木的过程中对形状的认知、组合、空间方位关系就会积累很多的经验。

综上所述,不管是从孩子现在还是长远的发展来看,都需要学习数学。支持孩子学习数学时,要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在生活中学习、在游戏中学习、在操作中学习,切忌用教小学生的方式去教幼儿园的孩子。

幼儿园数学学习顺序

在数学活动中,“操作法”是幼儿探索知识,寻找知识之间联系的有效方法,这是一个引导幼儿探索的过程。这个过程幼儿必须动手动脑。因此,在数学活动中,教师必须更好地运用“操作法”,发挥幼儿的主体性,使“操作法”发挥最佳效果。

操作活动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。

即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材料,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、思考,从而获得初步的数学经验、知识和技能。也是幼儿获得数学经验的必经之路。那么如何让数学操作活动发挥它的有效作用呢?

一、注意操作形式的多样性

我们在组织游戏活动时,不仅让幼儿学习一定的知识技能,而且又要注意各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。

同时,还得教给幼儿有关的数学方法和经验。在“击鼓传花”的游戏中,让幼儿每拿到一道算式就口编一道符合逻辑的应用题。在此类游戏活动中既能增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,又训练了10以内的加减计算能力,同时也能提高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。在认识长方体时,幼儿通过观察、比较、测量、触摸、动手制作等多种方法来感知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结构特征。

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。

二、注重操作活动的实效性

不要认为幼儿动手就算操作,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和幼儿实际水平,精心设计活动。注重其实效性。如:学习“7”的组成,课上教师为每个幼儿准备了7粒石子,教学时,要求幼儿先数一数共有多少石子,再把石子分成两部分,试试有多少分法?幼儿兴致勃勃地开始来操作,还未等幼儿完全分好,教师已请幼儿回答结果,教师虽说让幼儿操作但不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操作时间,这样操作只是走过场而已。

教师可设计成如:准备7种物品(1)按大小分,可分成1和6、6和1;(2)按颜色分,可分成2和5、5和2;(3)按形状分,可分成3和4、4和3;教师让幼儿操作时,应进一步提出要求,你是怎么分的?想一想,还可以按什么分?这种描述尽管只是对感性认识的描述,但它却是形成概念和判断的基础。

所以在设计操作时,教师应紧紧围绕教学要求,来规定操作程序和规则,设计操作的步骤及需要幼儿观察和思考的问题。幼儿只有通过比较观察才能抽象出分解组成,给幼儿充足的时间,让幼儿来操作也是保证操作成功的重要条件。

三、注重操作活动的游戏化

我们将操作活动游戏化,就能够较好地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,使其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,在学习5的组成时,我一改以往先由老师讲解、示范演示教具,再由幼儿模仿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,而是采用玩“撒圆片”的游戏,我将红、绿两种颜色不同的圆片分别贴在一起制成双色圆片,游戏时,每人得到5个双色圆片,幼儿把5个双色圆片往桌子上轻轻一撒,看一看,5个圆片中有几个红色圆片,几个绿色圆片,从而自然得到5可以分成几和几,再将其结果一一记录下来。

如此经过反复游戏,会得到不同的结果,最后,再由老师系统地总结幼儿所记录的答案。这样把幼儿所获知的感性经验真正上升为理性知识,在操作活动中不断强化其数概念。

四、灵活运用操作活动

学习数学活动中最忌讳的就是机械记忆,不会灵活运用。

所学的知识,应把知识重点放在发展幼儿思维能力上,使幼儿有初步的观察比较、分析综合、抽象概念、判断推理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。

在数学教学中体会到,掌握各项知识的顺序为:读数、基数辨认图形、分类、写数字、组成和加减法,最难的是组成和加减法运算。

可以充分利用操作活动来降低学习难度,提高学习兴趣。如:学习5的加减法时,教师可以设计下面的内容,这是其中的一组请幼儿仔细观察5瓶果奶的不同,(1)瓶的大小不同:1只小瓶,4只大瓶;(2)瓶的形状不同:2只细颈瓶,3只普通瓶子;(3)瓶的颜色不同:3只红色瓶,2只绿色瓶;然后,让幼儿根据刚才的观察,用数字卡片排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,并说出理由。

幼儿必须运用分析综合、抽象概括、语言表述等手段来完成这项任务。这比直接让孩子死记5-1=4或14=5效果要好的多。

在数学活动中,“操作法”是幼儿探索知识,寻找知识之间联系的有效方法,这是一个引导幼儿探索的过程。这个过程幼儿必须动手动脑。

因此,在数学活动中,教师必须更好地运用“操作法”,发挥幼儿的主体性,使“操作法”发挥最佳效果。

幼儿园和小学数学的区别

1、教学目的不同。

幼儿园多为简单的识数,难度较低,目的在于启蒙作用。

小学一年级在于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,培养敢学敢问的胆量,有利于接下来的学习。

2、教学方式不同。

学前班教学多以游戏为主,教学方式表现出很强的趣味性,容易吸引孩子。

小学教育是有一定的教学任务的,有一定的应试性,教师是有系统、有步骤地进行教学的,与幼儿园教育相比,知识性较强。

幼儿园数学思维怎么上

1.激发兴趣:为幼儿提供有趣的数学玩具、游戏和故事,让他们在玩乐中感受数学的乐趣。

2.实践操作:让幼儿亲手操作数学工具,如算盘、计数棒等,培养他们的观察、分类、比较、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3.直观感受:让幼儿通过观察、比较、量化等方式,感受数字和数量的概念,培养他们的数量感。

4.游戏体验:利用数学游戏、竞赛等方式,增强幼儿的数学兴趣和自信心。

5.多元化教学: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,如动画、视频、图表等,让幼儿以多种感官和方式学习数学,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。

6.激发思考:引导幼儿自己思考、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和问题,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造性。

7.实践应用: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,如购物、游戏、日常计算等,让幼儿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。

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内容

大班数学数学教学内容:

(1)进一步按数群数数。

(2)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,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包含关系、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和互换关系。

(3)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,认识加号、减号,初步理解加法、减法的含义;会解答简单的加减应用题,感知和体验加减互逆关系。

(4)学习按物体的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;学习按两个基本点特征在表格中摆放图形。

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1553299181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inmz.com/15619.html